分享到微信
使用微信扫码将网页分享到微信

别让晨练变“伤练”!老年人的身体需要温柔“启动”

通用

你有没有发现,随着年纪越来越大,身体就越来越像一台“老爷车”,如果启动不当,就特别容易“熄火”。尤其是在晨练时,许多老年人一大清早就冲出家门,觉得锻炼越猛越有效,实际上这样做却很可能适得其反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晨练时容易忽视的小细节,看看哪些运动适合老年人,哪些又可能让他们受伤。

晨练时间别太早,身体容易“罢工”

有些老年人习惯天还没亮就出门跑步,认为“早起的鸟儿有虫吃”。但实际上,清晨时人体体温较低,血液循环缓慢,肌肉和韧带还没有充分预热,弹性和柔韧性都较差。如果在这个时候贸然进行大幅度或剧烈运动,就像突然拉扯一根冰冷僵硬的橡皮筋,“啪”地一下,很容易发生拉伤或撕裂。

此外,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逐渐下降,关节也逐渐退化,平衡能力减弱,使得他们在晨练时发生拉伤或跌倒的风险比年轻人更高。

《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》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:当肌肉温度降至32°C以下时,即使是较小的力量,也容易导致肌肉撕裂。因此,在运动前,不仅要确保肌肉群得到充分拉伸,还要将所有肌肉群预热至核心温度。

Image

运动虽好,但方式也很重要

俗话说,“生命在于运动”,适量运动能增强身体免疫力、防病强身、延缓衰老……但不少老年人一到公园就直接开始“猛练”:扭腰、甩臂、劈叉……要知道,没热身就猛练,就像没预热的汽车直接高速上路——容易出故障。

这些动作,老年人最好“刹车”

1. 长时间高强度跑步

很多老年人看别人晨跑,心里痒痒:“跑步锻炼心肺啊!”。虽然适量慢跑对心肺有益,但长时间或高强度的跑步会让膝关节和踝关节反复承受较大冲击。对于关节退化的老年人来说,长时间跑步可能加速关节磨损,增加膝关节损伤风险。

2. 高抬腿、猛踢腿

很多公园晨练队伍里,常见高抬腿、踢腿等幅度的动作。老年人髋部和腰部软组织弹性下降,此类动作可能导致肌肉拉伤或韧带撕裂。

3. 弓步深蹲、大幅度压腿

这些动作虽然可以锻炼柔韧性,但对老年人来说却并不友好。老年人的膝关节软骨逐渐老化,深蹲时膝关节承压是日常走路的几倍,容易诱发半月板撕裂等,对本就退化的膝关节来说,无异于“雪上加霜”。

Image

4. 大幅度扭腰

很多老年人喜欢在公园扭腰机上做大幅度扭腰,觉得扭腰能“活动脊柱”。

但老年人的腰椎和椎间盘承压能力下降,剧烈扭转可能造成腰肌拉伤、椎小关节功能紊乱,严重时可能导致老化的椎间盘破裂突出。

5. 跳跃类运动(如开合跳)

有些老年人跟着公园广播体操,热情地做开合跳,看起来活力满满。但跳跃时膝关节和踝关节会承受较大的冲击力,对骨质疏松、平衡能力减退的老年人比较危险,一旦摔倒,极易造成骨折且恢复周期也长。

《美国运动医学学会》指出:对于关节不稳定的人来说避免剧烈、高度重复的活动是有必要的。

适合老年人的晨练方式

有一些运动既能增强体质,又不容易损伤关节和肌肉,非常适合老年人。

  • 太极拳:动作柔和缓慢,讲究呼吸与身体的协调,能有效提升平衡能力、强化下肢肌肉,还能舒缓情绪、调节心肺功能。《哈佛健康出版》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到:太极拳这种温和的锻炼方式有助于保持力量、灵活性和平衡性。太极拳可以轻松适应任何人,从最健康的人士到坐轮椅或术后康复者。

  • 八段锦:通过缓慢的伸展动作与呼吸配合,能够促进血液循环,调节气息,舒缓肌肉。温和的拉伸动作有助于激活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活动度,从而提升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能力。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》202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:八段锦运动能够改善60至80岁社区居住老年人的平衡能力。运动时间越长,改善效果越好。

  • 散步:简单、安全的有氧运动。步行不仅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,改善血液循环,还能促进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。建议先慢走5–10分钟热身,让肌肉逐渐适应,然后根据体力决定是否延长时间。《柳叶刀》指出:研究结果表明,即使步数低于每日10000步的普遍参考值,也能降低死亡率,尤其对老年人而言。

  • 游泳:水中浮力能减轻关节压力,适合老年关节退化者。水中运动还能强化全身肌肉,提升肺活量。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》指出:水上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,包括改善糖尿病、心脏病和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状况。

老年人晨练安全“秘籍”

  • 晨练别太早:建议在日出后、气温回升、视线清晰时再出门,既能降低因光线昏暗或地面湿滑而跌倒的风险,还能晒晒太阳,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。
  • 锻炼前热身:热身5-10分钟非常关键。如果清晨气温较低,建议先在室内活动(如原地踏步、轻柔伸展、肩颈和膝关节活动)让体温和血液循环逐步提升,让身体“醒过来”。
  • 穿戴合适:保持膝关节、踝关节的温暖可减少受凉导致的僵硬和不适。应选择具有防滑、缓震效果好的鞋子。对于体重偏高的人群建议先控制体重,避免给关节额外负担,切不要把高强度运动作为减重的手段。
  • 控制锻炼时间与强度:《老年人国际运动建议 (ICFSR):专家共识指南》建议每周进行三次或三次以上的综合训练,每次30-45分钟,包括平衡训练、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。根据个人情况逐步增加强度,运动强度保持“微微出汗、能正常说话”即可。掌握好节奏,才能让身体更“配合”,不轻易“罢工”。

美德瑞健康提示

晨练是一种生活态度,也是一种健康锻炼方式,但对于老年人来说,比起“拼命动”,更重要的是“动得科学,动得安全”。从今天起,放慢脚步,选对方式,让晨练真正成为健康的“加分项”!

本文仅为科普,不作为诊疗依据,个人情况请遵医嘱。如需转载请遵循CC版权协议正确标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