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到微信
使用微信扫码将网页分享到微信

这5种骨科病,目前无法根治,别再被忽悠了

胸背部 腰骶部 膝部 骨盆 髋部

当身体出现不适时,谁不希望能一劳永逸,彻底告别病痛呢?然而,有些骨科疾病,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科学的依据证明是可以彻底根治的。因此,我们有必要警惕广告中所谓“根治”“一次解决”等夸大宣传。

我们先搞清楚三个概念

  • 治愈:病因完全去除,结构恢复正常,无需长期治疗且不再复发。

  • 临床缓解: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,功能接近正常,但仍需随访或维持治疗。

  • 控制/管理:通过药物、康复及生活方式干预,将疼痛、炎症和功能障碍尽量控制,并延缓疾病进展。

对于下面这些骨科疾病而言,到目前为止,临床上通常是长期稳定控制。

骨关节炎:“关节的自然磨损”

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,主要由于关节软骨退化引起,多见于中老年人。关节软骨随着年龄、体重与关节负荷长期累积而逐渐磨薄,最终磨透露出下面的骨质,骨面摩擦增加,就会出现疼痛、僵硬与活动受限等问题。

file

为什么难以根治:

由于关节软骨本身没有血管,营养只能靠关节液与周围组织渗透获得营养。软骨在长期磨损或过度负荷下,其内部的胶原网架和蛋白多糖逐渐流失,软骨表面从光滑变得起毛、再到磨耗成沟。一旦丢失的软骨面积达到一定程度,就难以“长回原样”;与此同时,边缘骨赘(骨刺)是骨头对不稳定的“自我加固”,长出来后也不会自己消失,这就是“不可逆”的部分。

因此一旦磨损,以现有医学手段,磨损的软骨难以恢复到原样。口服药、外用药或关节腔注射(如玻璃酸钠、激素等)可以缓解疼痛与炎症、改善功能,但对恢复磨损的软骨帮助有限,想使因为老化退变而破损软骨面再生是极为困难的。当关节磨损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或失效时,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成熟且有效的解决方案,但它也只是“换件”,不是“再生”。

科学做法:骨关节炎的阶梯治疗

目前骨关节炎都采取阶梯治疗的方法,就是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,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。

对于早期的骨关节炎来讲,可以通过控制体重、进行不负重肌肉力量训练和低冲击有氧运动(比如游泳、骑自行车)以及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、镇痛药、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等药物治疗方式,来缓解症状、延缓软骨退化。

中期可以通过手术办法来解决部分问题,比如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技术清理软骨磨损面来减轻症状,或通过截骨手术矫正畸形的骨头。

到了晚期、终末期,关节磨损已经非常严重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关节置换手术了。通过不同的手术技术,关节置换可以换整个关节表面,也可以只换局部。术后如果康复锻炼做到位,基本上可以恢复日常生活状态,大大改善生活质量。

椎间盘突出:“脊柱里的老垫片”

椎间盘退变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理过程,指椎间盘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负荷而逐渐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,退变后纤维环变脆,髓核更容易突出并刺激或压迫神经,从而导致腰腿痛、麻木,严重时肌力下降的情况出现。

file

为什么难以根治:

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退变后常见的结构性损伤,目前无法“逆龄”复原。手术或理疗可以缓解疼痛、减轻神经压迫,但无法让已经退变的椎间盘恢复原有弹性。

科学做法:

  1.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

保持良好姿势和适度运动,避免久坐久站或过度弯腰,同时保持均衡饮食、戒烟限酒,有助于减缓脊柱退行性病变并维持骨骼健康。6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检查脊柱,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干预。

  1. 非手术治疗

非手术治疗是脊柱退行性病变的主要管理方式,目的是缓解炎症、减轻神经受压症状,并维持脊柱功能。包括适度休息与活动管理、物理治疗以及服用止痛药。

  1. 手术治疗

如果保守治疗六周后症状仍未改善,特别是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时,比如难以控制疼痛、麻木感或无力感、站立或行走困难等,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。

类风湿关节炎:“免疫系统误伤自己”

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当免疫系统内部的“指令错误”,把我们自己的关节当成了敌人攻击,造成长期炎症和肿痛,甚至关节变形。

为什么难以根治:

虽然现代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这种错误的攻击,控制住炎症,但无法从根本上“修正”免疫系统的指令。一旦停药,炎症可能再次活跃。

file

科学做法:类风湿关节炎的管理

对于早期、轻度类风湿关节炎,可以使用基础抗风湿药(如甲氨蝶呤等)控制炎症,保持适度运动;必要时可通过关节镜微创滑膜切除术控制病情,减少关节损伤。

当类风湿关节炎进入中期阶段,可以联合使用生物制剂或小分子靶向药物,定期监测关节情况、血液炎症指标及影像学检查;关注肝肾功能、感染风险,并按需接种疫苗。

对于晚期,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,在药物治疗和日常护理不能有效改善病情时,医生可能考虑关节置换手术,以恢复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。

强直性脊柱炎: “逐渐僵硬的脊梁”

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类似,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主要累及中轴骨骼,尤其是骶髂关节和脊柱。

为什么难以根治:

反复的炎症会导致韧带骨化、关节融合,使原本灵活的脊柱逐渐变得僵硬,一旦关节融合,其柔韧性就无法恢复,就像竹子逐节生长一样,一旦结实了,就很难让它再次柔软。目前没有任何药物或治疗方法可以根治这类疾病,只能通过药物和锻炼来缓解疼痛和僵硬。

file

科学做法:

  1. 药物控制

可以通过止痛药缓解疼痛与炎症,对常规治疗无效者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。还有激素,常用来当 “临时过渡药”。

  1. 功能锻炼与生活管理

保持端正姿势、尽量平卧,勿蜷缩坐、躺,规律运动(游泳、快走)、健康生活习惯(控重、戒烟限酒、规律作息)。

  1. 手术治疗

对于出现严重脊柱畸形,或髋、膝关节已强直、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,可考虑脊柱矫形手术或关节置换手术治疗,以改善活动度和生活质量。

股骨头缺血性坏死:“失去‘营养’的骨头”

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能和创伤、酗酒或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有关。股骨头依赖血管供血,一旦血液供应受阻,骨细胞就会坏死,从而可能导致骨质破坏,也就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。

file

为什么难以根治:

与皮肤或肝脏不同,股骨头缺乏再生能力,因此一旦坏死发生,就是不可逆的。

科学做法: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

  1. 非手术治疗:

对于病情轻度到中度的患者,优先选择非手术治疗,包括戒烟戒酒、控制体重、避免过度负重,配合适度康复训练等。必要时用药物止痛、改善骨代谢,以此延缓病情、缓解症状。

  1. 手术治疗:当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明显时,需根据病变分期选择手术。

中期阶段可以考虑保髋手术,常见术式有髓芯减压、植骨、截骨、钽棒植入、干细胞移植,目的是改善血供、维持股骨头形态,延缓或避免塌陷,推迟或者避免行全髋置换手术。

晚期阶段,一旦股骨头塌陷严重到无法维持关节正常功能,就需要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。股骨头坏死置换后,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,大大改善生活质量。

如何与这些疾病“长期共处”?

目标很简单,我们要做到:

  • 疼痛能控制住;

  • 功能逐步提升;

  • 病情不快速恶化;

  • 减少并发症发生。

从今天可以开始的小行动

  • 规律活动:每天30–40分钟低冲击有氧运动(快走、骑车、游泳)+ 10分钟核心、髋部、下肢力量或伸展训练。

  • 控制体重:如果体重过重,可以设立阶段目标,比如先减掉当前体重的5%–10%,关节就会轻松不少。

  • 改善日常习惯:久坐一小时就起身走动一下;搬重物时尽量靠近身体、屈膝下蹲、先试重量。

  • 用药有记录:把药名、剂量、不良反应、复诊时间简单记下来,不自行加减药。

  • 健康生活方式:戒烟限酒、规律睡眠、保持情绪稳定,这些都能降低炎症和疼痛感。

这些宣传,建议直接避雷

  • “一次根治、终身不复发、祖传神方”等绝对化或夸大性用语;

  • 长期大剂量激素、镇痛却缺乏监测;

  • 没有明确适应证、禁忌证、疗效证据、风险与费用的“项目套餐”。

何时尽快就医

  • 发热合并急性关节红肿剧痛;

  • 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、会阴麻木、尿便异常(需排查马尾综合征等急症);

  • 夜间痛明显、体重短期下降或不明原因乏力;

  • 髋部外伤后负重困难或步态突变。

美德瑞健康提示

医学没有“魔法棒”,但有科学的方案与持续的管理。把握可控部分,让生活质量保持在一个舒适状态。

本文仅为科普,不作为诊疗依据,个人情况请遵医嘱。如需转载请遵循CC版权协议正确标明出处。